看過《走向共和》的朋友應該記得,翁同龢、慶親王們上朝前竟然還在宮裡頭買早點吃。
注意可不是大街啊,就在隆宗門正門外頭,到景運門之間這片空地。
事實上這是內務府借職務之便開到宮裡的。要知道古代上朝是在卯時(5點-7點),大臣們住得遠的都是一點多鐘就起床,匆匆出門。
這內務府發現商機就把這早點攤兒支起來了,除了上朝的大臣們,內務府官員匠人和宮裡太監也都是老顧客。有時候後宮的妃子們也遣太監來買,可見這宮裡的大鍋飯也好吃不到哪去。
那他們吃的都是什麼?
前清有個叫壽森的,在步軍統領衙門供職,進宮公幹就趕上一回早點攤兒。這位爺不僅吃了,還把吃了啥給寫下來了。
前朝憶,憶得出隆宗。蘇造肉香麻餅熱,炒肝腸爛杏茶濃。鋪猷日初紅。
吃的是蘇造肉(跟鹵煮似的不過不全是內臟)、芝麻燒餅、炒肝、杏仁茶,都是挺經典的北京小吃。
那這味道怎麼樣?這位爺也寫下來了。
各種食物之美,至今人稱道不衰,殆飢者甘食也。
就倆字,真香!
但京官那麼多,這些早點攤兒不夠吃怎麼辦?
品階低些的官員就在街上吃了,東華門外的小吃街去的人最多。
粳米碾成漿子熬出來的甜漿粥、黃花木耳鹵的老豆腐、高湯餛飩、豆汁兒焦圈、螺絲轉兒油炸鬼。
晚清的齊如山在回憶里提起上朝前的吃食,「一次吃的格豆,乃用綠豆面所制,亦頗適口,此食只北平有之;一次吃的燒餅餛飩。」
看到這您可能會有疑問了,這宮裡都不管飯嗎?還得大臣們自己買。
明太祖朱元璋那時候管過,在奉天門或者武英殿(那時候京城在南京),大臣們奏完事後,磕頭走人前還管一頓早飯的。
一直吃到洪武二十八年,禮部上奏說,皇上咱現在人忒多,吃不起啦,別讓他們吃啦。皇上說好,這事就算完了……
再往前唐代上朝也是管早飯的,叫「廊下食」,不過每天肉食定量是三頭羊,多了沒有。
這大鍋飯估計也好吃不到哪裡去,代宗年間有位左僕射劉晏,上朝前在路邊買了倆燒餅,吃著還給同僚說「美不可言,美不可言!」
其實宮裡不只有攤子,還有正兒八經的飯店,就在現在的「故宮文創館」。以前叫東長房,內務府借職務之便開了倆飯館。一個叫四合義,一個叫六合義。
有些大臣考慮到身份不在攤子上吃就選擇這裡。雖然比不了外面早點攤的豐富,但是坐在暖房裡,悠閑地喝杯茶吃根油條,也還算不錯。
古代宮裡還能擺早點攤兒?大臣們早上吃的都是些什麼?
看過《走向共和》的朋友應該記得,翁同龢、慶親王們上朝前竟然還在宮裡頭買早點吃。
注意可不是大街啊,就在隆宗門正門外頭,到景運門之間這片空地。
事實上這是內務府借職務之便開到宮裡的。要知道古代上朝是在卯時(5點-7點),大臣們住得遠的都是一點多鐘就起床,匆匆出門。
這內務府發現商機就把這早點攤兒支起來了,除了上朝的大臣們,內務府官員匠人和宮裡太監也都是老顧客。有時候後宮的妃子們也遣太監來買,可見這宮裡的大鍋飯也好吃不到哪去。
那他們吃的都是什麼?
前清有個叫壽森的,在步軍統領衙門供職,進宮公幹就趕上一回早點攤兒。這位爺不僅吃了,還把吃了啥給寫下來了。
前朝憶,憶得出隆宗。蘇造肉香麻餅熱,炒肝腸爛杏茶濃。鋪猷日初紅。
吃的是蘇造肉(跟鹵煮似的不過不全是內臟)、芝麻燒餅、炒肝、杏仁茶,都是挺經典的北京小吃。
那這味道怎麼樣?這位爺也寫下來了。
各種食物之美,至今人稱道不衰,殆飢者甘食也。
就倆字,真香!
但京官那麼多,這些早點攤兒不夠吃怎麼辦?
品階低些的官員就在街上吃了,東華門外的小吃街去的人最多。
粳米碾成漿子熬出來的甜漿粥、黃花木耳鹵的老豆腐、高湯餛飩、豆汁兒焦圈、螺絲轉兒油炸鬼。
晚清的齊如山在回憶里提起上朝前的吃食,「一次吃的格豆,乃用綠豆面所制,亦頗適口,此食只北平有之;一次吃的燒餅餛飩。」
看到這您可能會有疑問了,這宮裡都不管飯嗎?還得大臣們自己買。
明太祖朱元璋那時候管過,在奉天門或者武英殿(那時候京城在南京),大臣們奏完事後,磕頭走人前還管一頓早飯的。
一直吃到洪武二十八年,禮部上奏說,皇上咱現在人忒多,吃不起啦,別讓他們吃啦。皇上說好,這事就算完了……
再往前唐代上朝也是管早飯的,叫「廊下食」,不過每天肉食定量是三頭羊,多了沒有。
這大鍋飯估計也好吃不到哪裡去,代宗年間有位左僕射劉晏,上朝前在路邊買了倆燒餅,吃著還給同僚說「美不可言,美不可言!」
其實宮裡不只有攤子,還有正兒八經的飯店,就在現在的「故宮文創館」。以前叫東長房,內務府借職務之便開了倆飯館。一個叫四合義,一個叫六合義。
有些大臣考慮到身份不在攤子上吃就選擇這裡。雖然比不了外面早點攤的豐富,但是坐在暖房裡,悠閑地喝杯茶吃根油條,也還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