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的各大媒體中,都稱抗倭英雄李舜臣將軍為亞洲第一戰神。韓國是一個非常注重宣傳的民族,在他的不斷宣傳之下,以至於在當今世界範圍上,甚至是中國國內,李舜臣將軍的名號要強於朝鮮同期抗日戰爭真正立下赫赫戰功的領袖要強,現在韓國海軍軍徽也是代表李舜臣將軍的龜船標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李舜臣確實算得上一個水戰高手,他能在朝鮮危亡之刻挺身而出,打出鼓舞人心的勝利,也算是很偉大了,但是過分的是,朝鮮對他的戰績進行了誇大的鼓吹,實際上李舜臣在朝鮮抗日的前期僅僅是針對日軍進行過一些小的伏擊戰或者偷襲等,而他的戰績都出自他本人的雜錄中。
明梁海戰僅僅是日軍戰艦在開拔全羅道過程中,李舜臣事先埋伏在日軍必經之路上對其先鋒部隊進行伏擊,隨後朝鮮軍就為了保存自身勢力快速撤離了,甚至當地朝鮮水軍基地還被日軍所佔,這場戰役怎麼看都是日軍勝利。而在韓國人的說法了則變成了,李舜臣率十二艘戰艦迎擊日軍133艘戰艦和超過兩百艘運輸船,並擊傷擊沉日軍百餘艘船,殺敵近萬人,甚至後來還拍出了《天軍》、《明梁海戰》兩部電影。實際上就連李舜臣自己的日記上也只說撞破了三十餘艘船這樣含糊的記錄。
當時朝鮮兵書記載,李舜臣將軍麾下兵船上隨意一門大炮都能轟擊八百步之外的敵船,要知道兩百多年後的英國列強戰艦所配大炮也只能轟擊四百步外目標。說到李舜臣切斷日軍海上補給線則更是說瞎話了,實際上日軍從未缺乏本土物資,李舜臣也從未隻身深入與日軍作戰。
當時朝鮮抗日戰爭中,真正給與日軍迎頭一擊的實際上是明朝海軍參與的露梁海戰。當時明朝海軍可謂是精銳盡處,明軍水師戰艦配置前裝大發熕四門,碗口銃四十餘挺,以及成百上千的火銃噴筒。海戰時先由前裝大發熕遠距離轟擊,待到戰船靠近之後再由火銃噴筒齊射,最後再用鉤鐮槍,勾住敵船和敵軍進行白刃戰,這才是那個時代的海戰模式。如果僅僅按照朝鮮戰船所配置的百餘斤,只能發射出七八錢鐵子的小炮,就算是迎面打上一天也不見得能打沉一艘一千石的戰艦。
其實露梁海戰算是李舜臣參與的第一次大規模海戰,並且也只是擔任副將,而並非當今人們所廣為流傳的是李舜臣一手指揮,而說起來是朝鮮抗日戰爭,實際上這一站是中日海上大決戰,由日軍立花宗茂等將領率領的五百餘艘戰船,一萬七千多日軍和大明陳璘樹、王元周等人率領的五百隻戰船和一萬九千多軍士對戰,李舜臣率領的朝鮮海師不過百餘艘船,七八千人打打下手罷了。況且這兩明朝將領都為李如松父子帳下的將軍,恐怕李舜臣這個副將,連中軍大帳都沒資格進去。倘若李舜臣正如韓國人所說的那樣實至名歸,但為何在《明史》中,根本沒有關於任何李舜臣的記載,被譽為李舜臣封神之戰的梁鳴海戰,更是隻字未提。
露梁海戰中一直都是由明朝軍隊擔任正面決鬥,李舜臣朝鮮水師僅僅負責周邊的圍堵和伏擊任務,這場戰役和中途島戰役正好是日軍三百年海戰不敗神話的一頭一尾,而作為大明水師提督的陳璘樹才更應該受到後世的敬仰。
被譽為亞洲第一名將李舜臣,恐怕連李如松的中軍大帳都進不去
在韓國的各大媒體中,都稱抗倭英雄李舜臣將軍為亞洲第一戰神。韓國是一個非常注重宣傳的民族,在他的不斷宣傳之下,以至於在當今世界範圍上,甚至是中國國內,李舜臣將軍的名號要強於朝鮮同期抗日戰爭真正立下赫赫戰功的領袖要強,現在韓國海軍軍徽也是代表李舜臣將軍的龜船標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李舜臣確實算得上一個水戰高手,他能在朝鮮危亡之刻挺身而出,打出鼓舞人心的勝利,也算是很偉大了,但是過分的是,朝鮮對他的戰績進行了誇大的鼓吹,實際上李舜臣在朝鮮抗日的前期僅僅是針對日軍進行過一些小的伏擊戰或者偷襲等,而他的戰績都出自他本人的雜錄中。
明梁海戰僅僅是日軍戰艦在開拔全羅道過程中,李舜臣事先埋伏在日軍必經之路上對其先鋒部隊進行伏擊,隨後朝鮮軍就為了保存自身勢力快速撤離了,甚至當地朝鮮水軍基地還被日軍所佔,這場戰役怎麼看都是日軍勝利。而在韓國人的說法了則變成了,李舜臣率十二艘戰艦迎擊日軍133艘戰艦和超過兩百艘運輸船,並擊傷擊沉日軍百餘艘船,殺敵近萬人,甚至後來還拍出了《天軍》、《明梁海戰》兩部電影。實際上就連李舜臣自己的日記上也只說撞破了三十餘艘船這樣含糊的記錄。
當時朝鮮兵書記載,李舜臣將軍麾下兵船上隨意一門大炮都能轟擊八百步之外的敵船,要知道兩百多年後的英國列強戰艦所配大炮也只能轟擊四百步外目標。說到李舜臣切斷日軍海上補給線則更是說瞎話了,實際上日軍從未缺乏本土物資,李舜臣也從未隻身深入與日軍作戰。
當時朝鮮抗日戰爭中,真正給與日軍迎頭一擊的實際上是明朝海軍參與的露梁海戰。當時明朝海軍可謂是精銳盡處,明軍水師戰艦配置前裝大發熕四門,碗口銃四十餘挺,以及成百上千的火銃噴筒。海戰時先由前裝大發熕遠距離轟擊,待到戰船靠近之後再由火銃噴筒齊射,最後再用鉤鐮槍,勾住敵船和敵軍進行白刃戰,這才是那個時代的海戰模式。如果僅僅按照朝鮮戰船所配置的百餘斤,只能發射出七八錢鐵子的小炮,就算是迎面打上一天也不見得能打沉一艘一千石的戰艦。
其實露梁海戰算是李舜臣參與的第一次大規模海戰,並且也只是擔任副將,而並非當今人們所廣為流傳的是李舜臣一手指揮,而說起來是朝鮮抗日戰爭,實際上這一站是中日海上大決戰,由日軍立花宗茂等將領率領的五百餘艘戰船,一萬七千多日軍和大明陳璘樹、王元周等人率領的五百隻戰船和一萬九千多軍士對戰,李舜臣率領的朝鮮海師不過百餘艘船,七八千人打打下手罷了。況且這兩明朝將領都為李如松父子帳下的將軍,恐怕李舜臣這個副將,連中軍大帳都沒資格進去。倘若李舜臣正如韓國人所說的那樣實至名歸,但為何在《明史》中,根本沒有關於任何李舜臣的記載,被譽為李舜臣封神之戰的梁鳴海戰,更是隻字未提。
露梁海戰中一直都是由明朝軍隊擔任正面決鬥,李舜臣朝鮮水師僅僅負責周邊的圍堵和伏擊任務,這場戰役和中途島戰役正好是日軍三百年海戰不敗神話的一頭一尾,而作為大明水師提督的陳璘樹才更應該受到後世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