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武帝時的名將霍去病十八歲開始與匈奴作戰,他六次出擊匈奴,從無敗績,總共殲滅了匈奴十一萬多人,迫降了四萬多人,使大漢帝國控制了河西酒泉地區。霍去病的一生是短暫的,也是輝煌的。是名符其實的常勝將軍。
霍去病的對手是彪悍勇猛的匈奴游牧騎兵,他靠的是新組建的大漢騎兵與匈奴騎兵硬碰碰地作戰,把他們擊敗。而游牧騎兵他們異常兇狠強悍,如狼似虎。與叛亂的農民起義和土匪武裝有著極大的不同,那是一群烏合之眾,一戰即潰。而後來的金兵和滿清八旗兵也不過就幾萬游牧騎兵而已,就入主了中原華夏大地。霍去病
一、 霍去病短暫的一生六次出擊匈奴 ,全部獲勝,與運氣無關。
霍去病十八歲開始,第一次率八百騎兵深入數百里出征匈奴,就取得了殺死敵人二千零二十八人的好戰績,並俘虜一批匈奴高官,被漢武帝讚譽為勇冠三軍,而封為冠軍侯。如果認為這次是有運氣成分,靠少數精銳的騎兵去突襲,打了匈奴一個出其不意。那麼,霍去病的第二次出征,他率一萬騎兵,襲擊匈奴五個王國,一路掃蕩過去,過焉支山一千多里,斬殺匈奴八千多人,俘虜了一批王爺,已經是強擊而不是突襲了。
最後一次規模更大,霍去病率五萬精銳騎兵,奉令出擊,去尋找匈奴單于。這已經不是靠少數騎兵去突襲了,這已是聲勢浩大的大規模的主力出擊,尋找匈奴主力決戰。由於情報失誤,霍去病沒有找到匈奴單于率領的部隊。他的軍隊橫掃匈奴草原,轉戰千餘里,殲滅敵人七萬多人,俘虜一批匈奴王爺和高官,封狼居胥山,取得了重大勝利。這是實力的較量,在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作戰史上樹起了一塊高大的豐碑。封狼居胥山
二、 霍去病擊敗匈奴不靠運氣靠什麼。
1、 霍去病有勇氣敢擔當。漢武帝因為他作戰有功,把一座漂亮的房子賜給他。他說了一句豪言壯語:"匈奴未滅,何以家為"。表示了他誓滅匈奴的膽氣和雄心壯志。
2、 霍去病作戰有全面的計劃和策略。漢武帝要他學孫子、吳起兵法。但是霍去病回答了一句:"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這一句話常常被人誤解為霍去病不學無術,不喜歡學習兵法,打仗就靠一股勇氣和幸運之神眷顧。這是誤解了這句話的意思,主要是對於"方略"這個現代已經不怎麼用的詞的不理解。"方略"的意思是全面的計劃和策略,而"顧方略何如",就是要全面地考慮了計劃和策略,謀定而動。霍去病的每一次作戰都有著全面的作戰計劃和策略,並不是盲目地見步行步。
3、 霍去病不學古兵法,是因為作戰的對象和形式已經發生了改變。孫吳兵法只有一些戰略上的東西還有用,而許多戰術上的東西已經不適應時代的要求了。霍去病是最早意識到這一點,這就說明了霍去病的是一個與時俱進,是走在時代前列的軍事家。在漢武帝時代,作戰的方式已經與孫武,吳起所處的年代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孫吳時代的車兵與步兵協同作戰的方式已經落後。漢軍出擊路線
4、 要擊敗兇猛的對手,就要比對手更兇猛。這是一個以騎兵為主體的作戰時代,霍去病面臨的作戰的對手是一種全新的兵種——騎兵軍團。匈奴人是全騎兵,匈奴兵他們兇狠,善於騎射,狼性十足。他們作戰的方式就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進攻如惡狼一樣兇猛,逃跑比兔子還快,機動靈活,行動迅速。對付惡狼,就要比惡狼還凶,兩軍交戰勇者勝。漢武帝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他花大價錢組建了漢軍的騎兵軍團。這支騎兵軍團需要一個虎將率領,年少勇敢的霍去病就是這支軍團的最佳統帥。
5、 霍去病注重全面的計劃和策略,用兵靈活。霍去病是漢武帝最信任的將領,把最精銳的騎兵部隊交給他指揮。他年輕有為,膽大敢做,他出擊匈奴每戰必勝,他作戰直接深入匈奴草原幾百里、幾千里,展開大迂迴、大穿插、大包圍戰術,攻擊匈奴的腹地。
他在戰術上採取長途奔襲策略,快速突擊,從敵人薄弱的環節中入手,直接攻擊匈奴人的後方,打殲滅戰。每仗除了殲滅大量敵人,俘虜很多匈奴高官,還繳獲大批糧食。而匈奴游牧的生活使這些馬上的民族善於遷徙,常常漢軍趕到之前,他們整個部落都轉移了。為了避免撲空。霍去病則採取使用迂迴、穿插來堵截和包圍敵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他大膽使用歸降的匈奴軍官和士兵,以胡制胡。這支騎兵軍團中吸納了不少投降的匈奴將領,他們熟悉草原環境、氣候以及水草資源地,既可以當漢軍的嚮導,也是一個勇將。象將軍趙信,本來就是匈奴人,被俘後加入了漢軍,與匈奴作戰。霍去病的軍隊常常取食於敵,繳獲敵人的物質來補充軍需,減少對後勤的依賴,增加軍隊的快速突襲能力,同時又可削弱敵人的物資國力。大漢騎兵
霍去病與與同時代的名將衛青、李廣的不同。
霍去病本人善騎射,但是作戰他更懂得發揮騎兵軍團集體的作戰能力,而不是個人作戰的能力,這是他與李廣的區別。李廣作戰是個人英雄主義,作戰中有一次,李廣英勇地射殺了許多匈奴兵,而他的軍隊卻被匈奴全殲,他隻身逃回。霍去病本人射殺了多少匈奴兵,《史記》並沒有記載,但是霍去病所率領的軍團殲滅十幾萬匈奴軍隊。
霍去病指揮作戰得當,賞罰公平,手下的將領有六人因為跟隨他作戰立功而被封侯。霍去病打出了漢軍的威風,也打得匈奴人怕了。匈奴渾邪王和休屠王所部四萬人的投降,就是被霍去病不斷打擊的結果。匈奴軍隊在與漢軍的漠北決戰中,單于親率的主力選擇迴避了霍去病的軍隊,去伏擊另一支漢軍衛青的軍隊。衛青
衛青是最早打出漢軍威風的統帥。在發現進入了匈奴人預設的戰場時,衛青不慌不忙,先用武剛車圍成陣勢,穩住陣腳,把後勤部隊和戰略物質保護起來。然後派出五千騎兵進攻,匈奴也派出一萬騎兵出戰,雙方大戰。面對前兇狠彪悍的草原狼,大漢男兒英勇敢戰的血氣尚在,個個奮勇當先,打得匈奴單于大敗。單于見勢不妙,按匈奴人的作戰習慣,打不贏就逃,單于逃得比兔子還快。衛青取得了漠北決戰的勝利。
而李廣則是典型的個人英雄主義者,只適合做一個打先鋒將領或者守城將領。因為他不重視敵情的收集與刺探,不會利用投降的匈奴人或者熟悉匈奴草原環境的嚮導,往往中敵埋伏,或者遭遇到數倍於己的敵人,往往打敗仗,損失慘重。他不適合於帶領軍隊去深入茫茫的大草原與匈奴軍作戰,他與匈奴的作戰中敗多勝少,只能是累死士兵,功過相抵,他本人也沒有什麼軍功,一生不得封侯。李廣
司馬遷與李廣家族的關係非同一般。對於李廣及其孫子,後來投降了匈奴的李陵,用春秋筆法寄予了太多的讚美和同情。而對衛青和霍去病及其屬下十六個將領則是略寫帶過。在細節上揭他們的短處,而李廣和李陵這兩敗軍之將卻為他們開脫,而且在細節上宣揚他們愛士卒的高尚品德。對於軍隊來說,使士卒立軍功遠比對士卒的小恩關懷重要的多。軍功可以讓部下封侯領賞,謀取大富貴,而小恩關懷卻不能破敵立功,則是本末倒置了。
衛青是一員儒將,他是全面、四平八穩的帥才,而他的軍功不如後起之秀的霍去病,主要是霍去病的打法更適合於與全不講究戰法的匈奴人作戰,霍去病的打法則是匈奴的剋星。霍去病是一員比狼更兇猛的虎將,進攻犀利,無愧於與匈奴作戰的冠軍。李廣是一員猛將,單打獨鬥是好漢,但不適宜擔任獨當一面的統帥。
冠軍侯霍去病一生不敗是否靠運氣?他與衛青和李廣有何不同?
西漢武帝時的名將霍去病十八歲開始與匈奴作戰,他六次出擊匈奴,從無敗績,總共殲滅了匈奴十一萬多人,迫降了四萬多人,使大漢帝國控制了河西酒泉地區。霍去病的一生是短暫的,也是輝煌的。是名符其實的常勝將軍。
霍去病的對手是彪悍勇猛的匈奴游牧騎兵,他靠的是新組建的大漢騎兵與匈奴騎兵硬碰碰地作戰,把他們擊敗。而游牧騎兵他們異常兇狠強悍,如狼似虎。與叛亂的農民起義和土匪武裝有著極大的不同,那是一群烏合之眾,一戰即潰。而後來的金兵和滿清八旗兵也不過就幾萬游牧騎兵而已,就入主了中原華夏大地。
霍去病
一、 霍去病短暫的一生六次出擊匈奴 ,全部獲勝,與運氣無關。
霍去病十八歲開始,第一次率八百騎兵深入數百里出征匈奴,就取得了殺死敵人二千零二十八人的好戰績,並俘虜一批匈奴高官,被漢武帝讚譽為勇冠三軍,而封為冠軍侯。如果認為這次是有運氣成分,靠少數精銳的騎兵去突襲,打了匈奴一個出其不意。那麼,霍去病的第二次出征,他率一萬騎兵,襲擊匈奴五個王國,一路掃蕩過去,過焉支山一千多里,斬殺匈奴八千多人,俘虜了一批王爺,已經是強擊而不是突襲了。
最後一次規模更大,霍去病率五萬精銳騎兵,奉令出擊,去尋找匈奴單于。這已經不是靠少數騎兵去突襲了,這已是聲勢浩大的大規模的主力出擊,尋找匈奴主力決戰。由於情報失誤,霍去病沒有找到匈奴單于率領的部隊。他的軍隊橫掃匈奴草原,轉戰千餘里,殲滅敵人七萬多人,俘虜一批匈奴王爺和高官,封狼居胥山,取得了重大勝利。這是實力的較量,在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作戰史上樹起了一塊高大的豐碑。
封狼居胥山
二、 霍去病擊敗匈奴不靠運氣靠什麼。
1、 霍去病有勇氣敢擔當。漢武帝因為他作戰有功,把一座漂亮的房子賜給他。他說了一句豪言壯語:"匈奴未滅,何以家為"。表示了他誓滅匈奴的膽氣和雄心壯志。
2、 霍去病作戰有全面的計劃和策略。漢武帝要他學孫子、吳起兵法。但是霍去病回答了一句:"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這一句話常常被人誤解為霍去病不學無術,不喜歡學習兵法,打仗就靠一股勇氣和幸運之神眷顧。這是誤解了這句話的意思,主要是對於"方略"這個現代已經不怎麼用的詞的不理解。"方略"的意思是全面的計劃和策略,而"顧方略何如",就是要全面地考慮了計劃和策略,謀定而動。霍去病的每一次作戰都有著全面的作戰計劃和策略,並不是盲目地見步行步。
3、 霍去病不學古兵法,是因為作戰的對象和形式已經發生了改變。孫吳兵法只有一些戰略上的東西還有用,而許多戰術上的東西已經不適應時代的要求了。霍去病是最早意識到這一點,這就說明了霍去病的是一個與時俱進,是走在時代前列的軍事家。在漢武帝時代,作戰的方式已經與孫武,吳起所處的年代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孫吳時代的車兵與步兵協同作戰的方式已經落後。
漢軍出擊路線
4、 要擊敗兇猛的對手,就要比對手更兇猛。這是一個以騎兵為主體的作戰時代,霍去病面臨的作戰的對手是一種全新的兵種——騎兵軍團。匈奴人是全騎兵,匈奴兵他們兇狠,善於騎射,狼性十足。他們作戰的方式就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進攻如惡狼一樣兇猛,逃跑比兔子還快,機動靈活,行動迅速。對付惡狼,就要比惡狼還凶,兩軍交戰勇者勝。漢武帝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他花大價錢組建了漢軍的騎兵軍團。這支騎兵軍團需要一個虎將率領,年少勇敢的霍去病就是這支軍團的最佳統帥。
5、 霍去病注重全面的計劃和策略,用兵靈活。霍去病是漢武帝最信任的將領,把最精銳的騎兵部隊交給他指揮。他年輕有為,膽大敢做,他出擊匈奴每戰必勝,他作戰直接深入匈奴草原幾百里、幾千里,展開大迂迴、大穿插、大包圍戰術,攻擊匈奴的腹地。
他在戰術上採取長途奔襲策略,快速突擊,從敵人薄弱的環節中入手,直接攻擊匈奴人的後方,打殲滅戰。每仗除了殲滅大量敵人,俘虜很多匈奴高官,還繳獲大批糧食。而匈奴游牧的生活使這些馬上的民族善於遷徙,常常漢軍趕到之前,他們整個部落都轉移了。為了避免撲空。霍去病則採取使用迂迴、穿插來堵截和包圍敵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他大膽使用歸降的匈奴軍官和士兵,以胡制胡。這支騎兵軍團中吸納了不少投降的匈奴將領,他們熟悉草原環境、氣候以及水草資源地,既可以當漢軍的嚮導,也是一個勇將。象將軍趙信,本來就是匈奴人,被俘後加入了漢軍,與匈奴作戰。霍去病的軍隊常常取食於敵,繳獲敵人的物質來補充軍需,減少對後勤的依賴,增加軍隊的快速突襲能力,同時又可削弱敵人的物資國力。
大漢騎兵
霍去病與與同時代的名將衛青、李廣的不同。
霍去病本人善騎射,但是作戰他更懂得發揮騎兵軍團集體的作戰能力,而不是個人作戰的能力,這是他與李廣的區別。李廣作戰是個人英雄主義,作戰中有一次,李廣英勇地射殺了許多匈奴兵,而他的軍隊卻被匈奴全殲,他隻身逃回。霍去病本人射殺了多少匈奴兵,《史記》並沒有記載,但是霍去病所率領的軍團殲滅十幾萬匈奴軍隊。
霍去病指揮作戰得當,賞罰公平,手下的將領有六人因為跟隨他作戰立功而被封侯。霍去病打出了漢軍的威風,也打得匈奴人怕了。匈奴渾邪王和休屠王所部四萬人的投降,就是被霍去病不斷打擊的結果。匈奴軍隊在與漢軍的漠北決戰中,單于親率的主力選擇迴避了霍去病的軍隊,去伏擊另一支漢軍衛青的軍隊。
衛青
衛青是最早打出漢軍威風的統帥。在發現進入了匈奴人預設的戰場時,衛青不慌不忙,先用武剛車圍成陣勢,穩住陣腳,把後勤部隊和戰略物質保護起來。然後派出五千騎兵進攻,匈奴也派出一萬騎兵出戰,雙方大戰。面對前兇狠彪悍的草原狼,大漢男兒英勇敢戰的血氣尚在,個個奮勇當先,打得匈奴單于大敗。單于見勢不妙,按匈奴人的作戰習慣,打不贏就逃,單于逃得比兔子還快。衛青取得了漠北決戰的勝利。
而李廣則是典型的個人英雄主義者,只適合做一個打先鋒將領或者守城將領。因為他不重視敵情的收集與刺探,不會利用投降的匈奴人或者熟悉匈奴草原環境的嚮導,往往中敵埋伏,或者遭遇到數倍於己的敵人,往往打敗仗,損失慘重。他不適合於帶領軍隊去深入茫茫的大草原與匈奴軍作戰,他與匈奴的作戰中敗多勝少,只能是累死士兵,功過相抵,他本人也沒有什麼軍功,一生不得封侯。
李廣
司馬遷與李廣家族的關係非同一般。對於李廣及其孫子,後來投降了匈奴的李陵,用春秋筆法寄予了太多的讚美和同情。而對衛青和霍去病及其屬下十六個將領則是略寫帶過。在細節上揭他們的短處,而李廣和李陵這兩敗軍之將卻為他們開脫,而且在細節上宣揚他們愛士卒的高尚品德。對於軍隊來說,使士卒立軍功遠比對士卒的小恩關懷重要的多。軍功可以讓部下封侯領賞,謀取大富貴,而小恩關懷卻不能破敵立功,則是本末倒置了。
衛青是一員儒將,他是全面、四平八穩的帥才,而他的軍功不如後起之秀的霍去病,主要是霍去病的打法更適合於與全不講究戰法的匈奴人作戰,霍去病的打法則是匈奴的剋星。霍去病是一員比狼更兇猛的虎將,進攻犀利,無愧於與匈奴作戰的冠軍。李廣是一員猛將,單打獨鬥是好漢,但不適宜擔任獨當一面的統帥。